发布日期:2024-10-14 16:37 点击次数:189
行书介于楷、草之间,常被人称为“过渡字体”,它既保留着楷体的易识易辨、严谨细腻,又有草书的流畅洒脱、动势十足,深受世人推崇。魏晋以来的大书法家,几乎都能写一手好行书。不过,能被视为“百代之师”,奉为圭臬的,还是要数“书圣”王羲之。
图片
他的经典法帖很多,除了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《兰亭序》外,还有众多的书信手札。人们在练习时,一般把它们当作“日课”。但是,很多学者专家都认为,这些作品并不适合初学者。
图片
首先,《兰亭序》存在真伪难辨的问题,它是不是王羲之所写本来就存在争议。就算真是“书圣”手笔,它也是一件情感胜过笔墨的“随性之作”,用笔太过自由多变,难度很大,学不好容易误入歧途。
图片
至于那些书信手札,一者字数少、篇幅短,二来是应酬之作,我们在练习之前还得先进行一番遴选、比较工作,非常不方便。综合而言,最适合作为王羲之行书入门法帖的,还是唐代怀仁所集的《圣教序》。
图片
这部作品来历清晰,有史可查,而且原碑至今仍存,这一点比所有的行书墨迹都可信。启功在《论书绝句》中写道:“唐太宗好王羲之书,一时风靡其……僧怀仁刻圣教序,逐字集摹王书以成,正可谓双重护法。”
图片
怀仁得到了皇家支持,所以能进入宫中,在褚遂良、薛稷、王方庆等人的指点下,从数百纸的王羲之真迹中选字、临摹、集成,而且每个字都是优中选优,相同的字也注意区分出来,一部《圣教序》就是羲之行书的“百科全书”,各种笔法、结构都能从中找到。
图片
《圣教序》全篇1900多字,且基本上不重复,这个体量是《兰亭序》的数倍,更是远多于那些信札。这便于我们长期学习,常看常新。在集帖时,怀仁也注意到章法、行气的贯通,全篇气脉相连,如同王羲之亲笔书写。
图片
《圣教序》原碑如今已经斑驳不清,市面上的诸多拓本,也普遍存在字口模糊、漫漶、缺字等问题。而日本二玄社通过现代科技手段,对宋拓本《圣教序》进行了全新修复,完成后字字光洁如新,笔画细节之处纤毫毕现,堪称市面上最清晰的版本。
图片
根据这件宋拓本,我们能领略到王羲之行书的精髓之处,如一搨直下、绞转用笔、以纵取势等,中正平和、潇洒妍美的晋韵充盈纸面,称得上是学习行书的上佳字帖,值得好好临摹研究。
图片
而今,我们将这部宋拓《圣教序》修复版进行了超高清复制,见此作如见原作,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。如果你感兴趣,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